首页

搜索 繁体

赵熹·长安回望绣成堆2(1 / 6)

赵熹在紫宸殿侧殿的后阁里等了很久。

父亲叫他来“更衣”,肯定不是单纯的叫他换个衣服,赵熹老老实实地等在这里,看铜鹤伸长脖子,从喙中吐出香烟,如山路一样蜿蜒爬向天际。

他都要等睡着了,阁门才被打开,十数个内侍捧香及各色盥洗物品鱼贯而入,赵熹朦胧着眼睛起来行礼,上前去搀扶:“爹爹。”

终于来了!他还没吃饱呢。

持盈由他搀扶着坐到一张朱榻上,指了指朱榻旁的绣凳:“坐吧。”

赵熹坐下后,持盈又看了看门外,示意让这帮人先出去。

赵熹意识到这是一场密谈,但跟着持盈来的十几个内侍纹丝不动,好像木头人一样呆在那里,半点看不懂持盈的眼神暗示。

没有一个眼熟的,赵熹忽然在心里打了个冷战,赵煊屏退父亲身边人的事并非秘密,但即使换上一批新的,也不该这样没有眼力见——除非,他们听从的不是持盈。

而是新帝赵煊。

果然,持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,他缓缓坐正,大概几个呼吸以后,这些人终于退走了。

持盈望向关闭的阁门,雨珠偶尔飞溅在碧绢的窗上,宫中的生活总是这样富有规律或者说千篇一律,每个人按时按点地加减衣物、更换膳食,大到龙袍,小到窗纱。

滴答,滴答。赵熹感受到了氛围并没有很轻松,因此保持缄默。

“两个月前,你在哪里?”

赵熹心中飞速计算,现在是四月三日,那么两个月前:“臣正月十四日到得军前,二月初五日回来,两个月前臣在金营。”他小心翼翼地抬眼看父亲,发觉他的神色有点奇怪。

少顷,持盈又开口道:“张能和你一起去的?除此之外还有谁?”

那是一个确定又不确定的口风,赵熹按下心中疑窦:“臣身边带的是康履,除同行的张相公外,另点了五十名班直,金人不许多带。”他有点慌张,唯恐持盈问他金营事,连忙摘清道:“臣甫入金营,便与他们隔离开了。”

持盈的声音有点低,看起来像在克制什么:“张能五十多岁了!”

赵熹心想张能的确不是父亲的嫡系,可也正因为此才被赵煊选中出使,可五十岁很老么?蔡瑢也就是这个年纪,他爹还叫他做宰相呢!便替他说好话道:“人说‘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’他虽然年逾五旬,可是仍有报国之心,并不辞劳苦。”

没想到听了这话后,持盈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,仿佛吃坏了什么东西:“他孙子都比你大了,这是报国么?”

赵熹见他语调有些高,不知何处惹怒了他,慌忙从凳子上站起来,垂首待持盈话语:“臣年轻,说话无状,请爹爹宽宥。”

持盈定定看了他一会儿:“你喜欢男人?”

赵熹呼吸一滞,不知怎么着忽然有一阵凉风淌着月色吹入他的心房。反应过来以后,他慌忙下跪:“臣绝粒出家,心无他念,爹爹明鉴!”

持盈一看就不信他的话:“你当年出家入道,是我一时想出来的办法,却不意害了你。”他喃喃低语:“到底怎么做父亲,我亦不知了。”

赵熹在跪中惊讶抬头看他,见他坐在锦绣堆中,神色恹恹,撑不住似的,将胳膊撑在榻上,落寞地垂眼。

怎么忽然说这样的话?他何时忤逆过父亲一句半句?若说忤逆,赵煊做的可过分得多。

难道是因为父亲看破了他自愿出使金营是为了在兄长面前出头?

可这又怎么了,朝局变换,他和母亲无从依靠,赵煊也没有别的兄弟做帮手,他自愿出使是好事。不说别的,哲宗皇帝当年去世的时候,穆王府还长出过祥瑞灵芝,父亲自己也做过这样的事,为什么不肯体谅他?

等等……

电光火石之间,赵熹想到了“更衣”的最开始原因:父亲给他把脉,然后就变了脸。

他抬头看看持盈,立刻把自己的左手搭在凳子上,以右手去把。

过了一会儿,他换了右手。

如走珠一样的脉搏,跳跃翻滚在他指腹。

滑脉。

男子有时也有滑脉,这很正常。

但,他不是男子啊!而且……

颤抖着,赵熹把两只手都收了回来,惊恐地看向父亲:“爹爹?”他期待持盈反驳他的结论,但持盈并没有。

脑子里嗡一声,赵熹膝行向前,急惶惶求助:“爹爹救我!”

在场的只有他二人,持盈闭了闭眼。

其实赵熹从来没有从父亲身上得知过自己也许是有异样的,与诸兄弟不同的,若非母亲,赵熹恐怕很迟缓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不对。

“你之事,除却我与你姐姐,但有从前你王娘娘知,我当时只想将这件事瞒住,因而叫你入道。却不想你长大后,不能禁绝人欲情爱。天理人性真如洪水,我一堵你,反而使你更加……”

更加什么?

赵熹有点没听清,他只是怔然抬手摸向自己的肚子,那里顶起一个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