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赵瑗·天意从来高难问8(1 / 13)

骄阳如金,细碎穿过柳叶间的缝隙,成为照在扇子上的陆离光影。

谁都没在意韩骐有意无意的那几句话,也不在意他是否在装傻。对于扈从众臣来说更为要紧的是皇帝及其暂时继承人的态度。赵瑗不过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子,认识字就不错了,懂什么诗的好坏?在场的别人不说,譬如秦枞,正统出身的进士,写诗还能不如一个三代都在田里刨食的岳展?

难道是皇帝授意养子,内定了岳展第一?

为什么要这样内定,这背后代表着什么?

众臣思索间,扇上的墨痕干彻,赵熹将扇柄调转,那是一把白绢竹节的团扇,一面是画,一面是字,扇柄的长穗追逐在皇帝袖间:“恐卿提兵按边暑热,故赐此扇,好叫卿用这扇子扇凉时,备见朕心。”

大家顿觉岳展有些惨,按理说他如今镇守江州一带,大小贼寇全部平息,天又热,金军绝不会在此时发动战争,正是大将们可以回来歇一阵子的时候,可皇帝的意思,难道是要他即刻出发,冒暑打仗?

这是要去哪里?给刘、张擦屁股,还是……

进攻?

还没来得及多想,那边岳展正要跪拜谢恩,可赵熹灵灵巧巧一转,将扇柄插入了他腰间的金带上。

岳展在军中与兵士们同衣同食,皇帝赐给他的钱财物品,可以转卖的都转去补贴军用。他不买房、不买地、不蓄姬妾,却罕见有一个癖好:收藏腰带。

各色各样的腰带,不管是金的、玉的还是铁的、铜的,不拘材质,五花八门,谁也不知道有多少条,不过肯定比衣服多,因为他衣服来来回回就这么几件,但每次出门时腰带总不同。加之他人生得高大,穿袍子时拿腰带一束,肩宽而腰窄,正是最利落标准的男子身形。

而现在,衣服和腰带间,别着一把扇子。

插着这么一把扇子自然无法跪拜行礼,不知是否皇帝免拜的恩典。

众人还没来得及多想,一队内侍便鱼贯而来,各自手捧托盘,到众臣面前,托盘上摆的赫然也是白绢团扇,各自画着一些花草图案,每个人得到的图案并不相同,显然是内苑画工所作。

众臣谢恩以后,赵熹又命他们在园中尽情赏花看景。亭子里就只剩下赵瑗、赵熹,还有拿着御扇的岳展。赵瑗翘首期盼了许久,但没有一把是给他的,因此有些失落。

难道是因为他没有作诗吗?可他不会啊!

见亭子里没人了,韩骐转了两圈,挨挨蹭蹭地过来,一看就有话要说。

赵瑗看见他的那把扇子上的画,惊喜道:“大老虎!”

一只窝在假山旁睡觉的老虎。

这画栩栩如生,又构思巧妙。老虎是百兽之王,可团扇精巧,又是拿来扇凉的惬意之物,画猛虎下山,难免让人心生燥热又觉得神经紧张。如果画一只闭目睡虎,就足见祝福:甭管天地如何,闭上眼睡觉,安享清凉便罢!何况即使在睡时,这老虎的爪也如刀,尾也似鞭,并没有堕了威风。

韩骐见赵瑗喊破扇面,笑道:“从前和官家说臣遇见阿梁的事,官家竟还记得。”

传说中梁青棠夜间出来侍客,见柱子下有一只酣睡老虎,吓得魂飞魄散,点了灯来看时,却发现根本没有老虎,乃是一名健壮兵卒,因见他威武不凡,邀至绣阁,赠以酒食,又倾尽家财追随而去。

韩骐本人称这段佳话:“我睡着了,呼噜打得震天响,把她吓坏,以为是虎啸!”这传说也就流转开来。

韩骐为皇帝冲锋陷阵,手指头都折去一根,那自然不与他人相同。赵熹选择这个扇面显然很上心,韩骐本人也极为满意,半点不在乎魁首被别人夺去——岳展小他许多,为人谦和,以弟自居,况且又不是什么酸臭文人。武将夺魁,他爽得很。

他一边开心地扇扇子,一边道:“好兆头,真是好兆头。臣本来有话对岳五说,可又担心当说不当说,但官家赐了这扇子,臣觉得还是说一说。”

赵熹听他这样一段绕口令,笑道:“你要说就说,可别打着朕的名号。”

岳展拱手道:“兄长有话,但讲无妨。”

可他愿意听,赵熹又不乐意了:“你仔细他又讲什么笑话来臊你。”

韩骐原本游荡于市井,又被提拔于军旅之间,满脑子里都是色情笑话,最爱逗岳展这种家风清白的正经人,可此刻连忙摆手道:“嗨呀,官家冤枉臣!臣就是看到这把扇子,觉得寓意很好,这‘扇子’不就是‘散子’,不就是寓意岳五要得子了吗?这臣就想起刚才给他说亲的事了,他身边不愿意有人,难道小孩子还能从天上掉下来?”

一听这话头,岳展失笑:“兄长今日是非要为我执柯保媒么?”

韩骐点头:“我其实是有一人要送你!”

岳展婉言谢绝:“人非器物草木,何谈相送?方才已经和兄长说了,我家中母亲不曾寻回,并不打算成家。”

岳展离乡从军以后,家乡汤阴被金国占领,现在又划给齐国,岳展多次派人到汤阴寻访也没有母亲的踪迹,人家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